“新材料新能源赋能新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座谈会10日在武汉市青山区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付保宗,青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沈涛出席会议。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中咨公司等单位专家学者及23家外资企业、国内龙头企业、区内重点企业应邀参加会议。会议围绕新质生产力时代内涵、新材料新能源行业动态、跨区域产业合作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
沈涛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青山区区情、产业发展情况及“335”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规划。他表示,青山区具有对外开放的传统基因、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武钢有限、中韩石化、武钢新日铁等是青山区对外产业合作的典型代表。近年来,青山区已引进福建万通、浙江宝业、山东力诺、辽宁奥克等龙头企业来区内投资兴业。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青山区将加快发展新型电池正负极材料、储氢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等战略关键材料,以及石墨烯、超高硬度陶瓷等前沿新材料,也在积极招引氢能上下游企业,打造新型工业化强区、新质生产力增长高地。青山区将以最优惠的政策和最优质的服务,与国内外优秀企业深入对接合作,共同推进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付保宗表示,青山区从顺应新形势、找准新定位、重塑新优势、开辟新路径等四个方面确定未来产业方向,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上有效应对,要先立后破,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基础上,催生更多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集群化、绿色化、规模化、高端化和智能化,在“335”产业体系的既有方向下推动开放合作。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郑宝山分享了我国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十五五”发展重点和创新实施路径。他以聚烯烃、POE塑料和绿色燃料发展为例,建议提升已有品种质量,加快空白品种产业化进程,突破关键配套原料供应瓶颈,以定制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等产业发展方向。他还提出布局建设创新平台、推进中试项目落地、促进上下游协同创新和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创新实施路径。
中咨公司石化轻纺业务部副主任齐景丽分享了化工新材料引领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成果。她表示,要以产业升级和国产替代为两大重要驱动力,紧抓需求牵引,推动化工新材料产业优化升级;要聚焦高端聚烯烃塑料、工程塑料、聚氨酯材料、高性能合成橡胶、氟硅树脂、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专用化学品等重点品种,短期提升规模化供给;要集中力量攻克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绿色工艺、关键有机原料合成工艺、新型催化技术、过程强化技术和先进控制与信息技术等行业共性技术卡点。
当天,青山区商务局推介了投资环境,吉林化纤、霍尼韦尔、中电科、建投投资、欧绿保、丸红等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链主企业分享了行业趋势及实践经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AGC、上海伊藤忠、北京信伊、SK化学、三菱商事、三菱日联银行等区外企业及武钢有限、中韩石化、烽火锐拓等区内企业作交流发言。(朱绪乐、曾杰)